最近大熱的星爺作品《美人魚》,看過的一定對“填海”這個詞印象深刻吧?你知道嗎,廣東自貿區因為靠海,不少地方是通過“填海”而成。
像1990年的前海,沒有大鏟半島,沒有寶安區政府以南的陸地,沒有沿江高速,更沒有現在的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,月亮灣大道和深圳西站也還沒有“浮出水面”。而作為深圳最早開發的區域,蛇口片區目前也有不少地方來自填海.
前海:十幾平方公里幾乎全部填海而成
根據國務院批復,廣東自貿區前海片區的實施范圍,其面積約15平方公里。

前海本是深圳西岸蛇口以北靠近寶安區中心,面對珠江口伶仃洋的一片灘涂地。其用地并非自然形成,幾乎全是填海而成。而填海目的,當時是為了發展物流經濟。
在前海現代深港服務業合作區成立前,據2003年出臺的《深圳市近期建設規劃(2003-2005)》,就提到前海要重點推進前海區域性物流中心的建設。2005年,時任南山區區長葉民輝也表示,前海是物流商務區,主要發展倉儲等物流經濟。
2006年,深圳致力建設物流樞紐城市。而由深圳市建筑工務署和招商局投資60億元的前海物流園區填海工程也在此時正式拉開序幕,準備于5年內再造一個大于蛇口的填海區,并擬開發土地面積13.78萬平方公里,作為發展物流業的儲備用地。
2010年,《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總體發展規劃》發布,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的定位最終確立。在土地支持政策方面,國家也鼓勵前海在土地利用、開發模式等方面進行改革創新,并支持根據合作開發的需要,依法適當圍填海用于發展建設。2012年,深圳市建筑工務署表示,前海填海工程進入收官階段。
另外,作為深圳最早開發的區域,蛇口目前也有不少地方來自填海。1990年,蛇口還只是一片具雛形的城區,蛇口的象征———“女媧補天”雕像還在海中,棧橋與陸地的連接處,則是停在海中的明華輪。而到了2014年,“女媧補天”雕像早已“登陸”,明華輪則被海上世界“圍困”在一小片陸上的湖中。
從區域面積來說,深圳前海蛇口片區加起來只有28.2平方公里,比南沙片區、橫琴片區的面積要小得多,所以在廣東自貿區3片區中,其最有可能出現用地緊張的問題。因此,去年11月,前海蛇口片區在制定綜合規劃時,就考慮過規劃擴容的問題,把周邊南山、寶安的重點區域納入到規劃中,作為統籌范圍。
另外,由于前海片區的土地整備、航空限高問題暫未完全解決,在某種程度上也限制了前海的土地開發進度。根據前海的最新通報,深圳市委書記馬興瑞、深圳市長許勤定期召開領導小組會議,親自部署推動自貿區工作,協調解決航空限高等“攔路虎”問題。前海管理局與招商局集團、深國際也簽訂了土地整備的合作框架協議,與中集達成了土地整備的共識。